■查鴻達
前言
1977 年底,終於考上了大學。自從1968 年高中畢業,自視甚高的我恰逢國家終止高考,到現在整整十年了。拿著這張小小的錄取通知書,委屈了十年的淚水,終於嘩嘩地流了下來。報到的那天晚上,別的宿舍的同學都在天南地北地聊天,我們八個是“老三屆”的,年紀比較大,被分在一間房間。都已經是拖男帶女的了,我對床的老胡已經有二個小孩了,小的還在吃奶。雖然按國家規定,每個人每月有十五到二十元不等的補貼,但是對於整個家庭來講,那無異於“杯水車薪”的。大家都在為今後的家庭生活唉聲嘆氣。
我向大家講了我的情況,我對於“賺外快”絕對是“行家里手”。 “哥們,別嘆氣”我鼓勵大家道:“我們宿舍每人的生活開銷我老查包了,不過別讓學校老師知道,我帶大家勤工儉學去,我是做模的,放心好了,絕對是高價勞動。”我也顧不得大學生的“尊嚴”了,那時的課時比較少,每星期才16 節,課餘,我和我的“死黨”小姬,四面八方去接“生意”。到處去宣傳我的“做模神功”,去展示我親手畫的模具圖紙。其實我當時的模具功力,已經可以“獨步天下”了。你還別說,和我一起去“勤工儉學”的同學,上大學期間的平均收入,絕對不會比在工廠上班的人少。我們宿舍簡直成了小模具作坊。最誇張的是,我把一個3 寸的台虎鉗安在了宿舍的書桌上。我們經常把需要拋光的零件帶回來“連夜加班”。有幾個還跟我學會了在鋼模上刻字。我畫模具總圖,同學們就幫著畫零件圖和描圖。我們那時是學習賺錢兩不誤,忙的不亦樂乎。那時的老師也是非常同情我們的,雖然學校官方不公開支持“勤工儉學”。但是私底下每個老師都說我們是好樣的。特別是我幫“蘇州電視機廠”設計了一套“孔雀牌”電視機模具,真正的生產圖紙,還帶工藝流程的。真叫同學和老師大開了眼界。
圖1: 模具設計圖 ; 圖2: 內部冷卻水路分析
事情起源
大二那年(1979 年)暑假,我接了一筆“大生意”,是常州郊區薛家公社陳家大隊五金廠的一批“活”,要我幫他們做一款手錶錶帶的冷沖模,共計25 套模具。 (好像是配“中山”牌手錶的)因為我上大學前已經做了4 年模具廠的廠長,技術上小有名氣。策劃安排更是滴水不漏。我在放暑假前10 天已經畫好了所有的模具圖紙,已經叫他們工廠準備好了所有的鋼料,所有沖頭已經淬火,並且需要外加工線切割的零件都已經到家,(當時他們廠還沒有線切割機)所有模架都已經到廠。等我們一到廠就可以以最快速度開工。人手方面,連我一共5 個人,(現在講起來都是重量級的人物)我們是一個班的,都是大才子,而且非常能吃苦,他們是:高翔(現江蘇冶金學院院長)、姬長英(男、現南京工學院博士生導師),陳崑山(現江蘇汽車學院副院長)、儲克勤(現浦東開發區區委領導)。陣容之強大,舉世無雙。可那時除了我是“老三屆”,30 歲,其他都是20 來歲的書生。其中儲克勤做過鉗工,能幹活,但不懂模具。其他三人都沒有到過工廠。不過也沒關係,那年代能考上大學的,哪一個不是人精啊,沒問題。暑期考試完的當夜,我們就已經住到了工廠,那時是1979 年,又是社辦企業,還是大隊廠,條件非常非常的差。
現在的年輕人是想像不到的。我是總指揮,還負責手工配做上、下模的刀口、沖頭固定板、卸料板和裝配(最核心的技巧),儲克勤負責落料,就是沖模的凹模、固定板、卸料板是手工做的,那時線切割加工是比較奢侈的工藝,很貴。沖頭已經線切割好了,以沖頭為基準劃好線,用小鑽頭把中間鑽空。因為模具很小(一般是100×80),都是在台鑽上進行,他是足以勝任的。高翔負責鑽孔攻絲,(那廠的絲攻絞手是壞的,要用活動扳手來攻,很不容易)陳崑山負責銼凹模的沖頭避空位(工作量最大,全部是手工的,手上都起了血泡)。姬長英負責核對圖紙和用遊表卡檢測做好的工件(最最重要的)。我們配合的非常好,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黃金搭檔”。工作效率之高,連當時他們工廠的師傅都是直翹大拇指的。
最終
模具很簡單,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唯一可以記錄的就是衝搭扣的圓圈時沖不圓,後來我想了一個辦法,衝的時候中間包一根有硬度的園棒(彈簧鋼絲)就徹底解決了。 25 套小模具,23 天就完成了,這也是一個奇蹟了,全部OK,廠方非常滿意,一次付清了所有的工錢。我自作主張買了5 個“上海牌”手錶,每人一個,剩下來每人分到的,足夠下學期花的了。我雖然“膽大妄為”。但是也很怕學校老師知道我們的“真實收入”,以免影響今後的“活動”,千叮嚀萬叮嚀,叫幾個小同學(現在都是老頭了)到學校不能講出去,而且餘下來到開學的一段時間,拼命地預習下學期的課程。那時候我們出來“賺錢”,隨身都帶著書包的,有一點點空餘時間,都會抓緊學習,說句驕傲的話,我們除了出來“打工”,我們的學習課程早就超過了老師教的程度。記得我們工科的數學課本是“範映川”的。但我們幾個早就把“吉米多維奇”(數學專業的)自學完了。現在想想也好笑,這麼簡單的模具,動用到5 個未來的“國家棟樑”。也未免太誇張了。這個故事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們現在學好模具技術,不要怕吃苦,以後,每個人都是我們國家的“棟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