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一企管/ 林宜璟
一、從MBO到OKR和KPI
電影裡,一起追女孩很浪漫;但公司裡,要一起追目標 卻常很散漫。這篇文章談的就是關於為了讓企業全體一 起追共同目標,所用的觀念及工具。 最近有個很熱門的名詞叫做「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企管界一向善於發明新名詞,其中很多新名 詞,聽起來高大上,但實際上只是把你原本就已經知道 的白話文,用文言文再講一遍而已,那OKR是不是也 是這樣的新瓶舊酒呢?我認為不是。
我建議大家好好理解一下OKR這三個英文字母,因為 也許不久之後,他對你我的工作模式,還有績效考核制 度,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你已經聽過OKR,那希 望這篇文章能幫你整理觀點,如果你之前沒聽過OKR, 那現在正是開始了解OKR的好時機,篇幅有限我們只 能淺談,但至少希望提供讀者一個理解OKR的好用架 構,OKR常和另外兩個管理的觀念放在一起,也就是 MBO和KPI,為了讓大家有比較清楚的方向,我先把這 三個概念做個比較說明,並整理成下(如表:1)
OKR本質上算是MBO的直系後代,它承襲MBO的發 展脈絡,想要解決的問題也相同,但架構和手法更符合 現代企業所面臨的環境,OKR和KPI的關係則像是人類 和猴子,如果有人說人是猴子演化來的,那他一定是生 物學沒讀好,因為人和猴子雖然有共同的祖先,但人並
不是從猴子演化來的,OKR和KPI都來自MBO,但 OKR並不是KPI的再進化,之所以這麼說,最主要的 原因是KPI本質上是績效考核的工具,但OKR不是, OKR是提昇績效的工具,但基本上不建議當作績效考 核的工具。
二、為達目的,慎選手段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目的和手段。目的是你這輩子 真正要的是什麼?手段則是你用什麼方法來得到你要 的?有人說「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這句話其實 大錯特錯,因為不同的手段會有不同的副作用,不同 的成本,慎選符合成本效益的手段,才有幸福的人生。 經營企業也一樣,最核心的兩件事情就是目標和執 行。 目標決定要做什麼,是what的問題;而執行就是怎 麼去做,是how的問題。
這兩件事情說起來簡單,但是當組織規模變大的時 候,如何讓每一個人一致的理解目標並且一致的執 行,就是巨大的挑戰,對!這裡的重點就是「一致」, 這件事情傳統的解決方向是由上而下,也就是期望最 上層領導者的想法能夠用有系統的方式傳遞到組織的 每一個角落,然後讓大家一起來運作。於是MBO應 運而生有句話說「組織追隨策略;策略因應環境」,MBO過去在很多公司被證明是有效的系統,但是因 為以下經營環境的改變,MBO開始出現力有不足的 現象:1.變化快:過去通常以年為單位的規劃週期跟不 上環境變化的腳步2.不確定性高:當預測失準時,由 上而下的運作方式會把錯誤的決策執行得很徹底,以 致後果很嚴重。以上就是OKR出場接手MBO的背景, 但又為什麼OKR常和KPI放在一起談呢?這是接下來 要談的重點。
三、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成為 KPI(Kill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大家一定不陌生,PI原本的用意很好,是希望減 少管理的複雜度,管理者只需要很少的管控,其他讓 團隊放手去做就對了,KPI的出發點是「多管目的, 少管手段」,但是因為宿命的人性,很快就變成了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然後再經過變本加厲, 稍有不慎,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就成為 KPI(Kill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了,有句話說:「衡 量什麼就會得到什麼」。這句話基本上是對,但如果「量」得不好,為了得到被衡量的結果,「手段」的 副作用和成本就會反過來狠咬一口,以下我們來看幾 個KPI最後反而會傷害績效的例子(如表:2) KPI還有另一個很壞的副作用:它鼓勵團隊訂容易達 到的低目標。既然達到目標有賞,沒做到要罰,那任 何一個腦袋正常的人,都知道訂高目標是懲罰自己。 所以一個的濫用KPI的公司,通常是個不求突破,只 求無過的平庸企業。這裡我必須要把話說得再清楚一 點,我不是說KPI一無是處,而是:1.想清楚用的原因, 並處理或接受衍生的後果2.只用在真正「key」的領 域。不要多,不要浮濫,更不要為了用而用。
四、為什麼OKR會紅?
達爾文的進化論說適者生存,物種無法改變環境, 也無法事先預測做好準備,唯一能做的只有且戰 且走,迅速的回應環境變化,現代的企業面臨 VUCA(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 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經營 環境,也只能像生態系中的物種,快速反應,且戰且走,而OKR就誔生在這樣的背景。 這篇文章沒辦法談OKR的具體作法,有興趣的讀者請自己用功,但OKR的特色可以說明如下: 1. 不以預測的結果作為規劃的基礎,反而是持續的修正目標與行動以因應外部的變化。 2.從以年為單位的規劃週期,U縮短到季、月、甚至周。 3. OKR的達成率不作為績效考核的根據,因此可以鼓勵團隊成員訂定有挑戰性、創新性的目標。 4.在KPI的思維下,主管的角色像裁判,只在績效考核的時候告訴部屬做得好不好,然後論功行賞。 而OKR鼓勵主管扮演教練的角色,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持續的給予回饋,指導。 5.導入OKR,通常需要適度的調整原有的績效考核制度,管理者也必須強化教練式領導的能力。
如果要用一樣東西比喻現代的理想團隊,也許就是一群魚吧!即使連帶頭的「魚王」都沒有,但魚群面對攻擊 時,總能一致的改變前進方向,卻又保持隊形。而OKR就是讓團隊有效應變,又保持隊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