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一企管/ 林宜璟 總經理
前言
有位臉書上的朋友問我一個問題,他說他最近被升為一個新部門的主管,所以他開始要組建由他帶領的團隊。他在思考的是,究竟應該要找和自己個性相近,感覺投緣的人,還是應該要找和自己個性差異比較大,就像大家說的彼此互補的夥伴呢?
如果你是他,請問你會怎麼選擇呢?這篇文章,就是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剖析。然而往下探討前,不得不提的是,這位朋友能有這樣的省思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他的境界很高。因為有更多的主管在建立團隊時,是不假思索的直接就找「看得順眼的人」。
選擇團隊夥伴的迷思
找看得順眼的人有什麼問題嗎?有!問題就是容易「近親繁殖」。讓我們用一個古老的故事來說明吧!「以前的古埃及,皇室講究血統純正,所以當時有很多法老娶女兒或是近親結婚生子,因此生下許多智能障礙或有遺傳疾病的皇室成員,幾代以後便因此導致了整個王朝的覆滅。」近親繁殖會帶來嚴重問題,這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早已經是基本常識。有些公司喜歡找同質性高的,甚至學長姐、學弟妹之類的來當同事。這樣有共同的語言、共同回憶,彼此和樂融融,乍看之下挺好的。但是久了之後,會發現這公司中的員工想得都差不多,了無新意,甚至會陷入集體盲點。
找夥伴前,先了解他的追求
從上述例子來看,找夥伴就要找差異大的才好嗎?好像又不是。以台灣最常見的政治現象為例,許多人一談政治就分藍綠,一分藍綠就翻臉,甚至有夫妻因而離婚。所以如果差異太大,合作也會有很大的問題。那麼究竟建立團隊時,究竟要尋找相類似或是差異大的夥伴呢?
其實我們應該從夥伴的角度來思考。每位夥伴,包括你我,都希望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但是對所謂成功人生的定義,每個人並不相同。有人說人生的追求大致可以分成四個向度,分別是「高度」、「深度」、「寬度」和「溫度」。
追求「高度」的人,希望在組織中可以快速升遷、快速賺大錢或累積聲望;追求「深度」的人,期待能成為領域中的專家,專業上的高手;追求「寬度」的人,需要的是被肯定、被認同,交很多好朋友,有圓滿的人際關係;最後則是「溫度」,這樣的人既不追求金錢、權位,也不強求專業深度,甚至也不大經營人際關係,但是他展現出的是對自己人生目標的渴望,他將熱情專注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管理者要思考的是,你所帶領的部屬,他追求的是高度?深度?寬度?還是溫度呢?面對他們的追求,你又該如何投其所好引導他投入團隊工作呢?
團隊之所以為團隊
團隊的英文是TEAM,這個字很有意思,因為我們可以把它拆解成:Together Everyone Achieves More。團隊的本質是一個共同協作,並分享利益的平台。每個選擇參加團隊的人,一定是因為待在這個團隊裡,他能夠比獨自一人運作時,在剛剛所說的高度、深度、寬度和溫度等四個層面中得到更多的滿足,否則他就會選擇離開。
而管理者的價值,就是讓團隊成員在追求個人滿足的同時,「剛好」也完成團隊的目標。也許有人會問,最後這個M 為什麼不是money 而是more 呢?就像剛剛所提到的,每個人追求的人生向度不同,錢只是滿足不同向度的一種重要方法,但卻絕對不是全部。錢永遠都很重要,但錢永遠都不是最重要的。
有句話說,人因相似而結合,因差異而成長!這句話其實就可以回答我這位朋友心中的疑問。首先,團隊成員間,要足夠相似到能讓他們願意一起合作下去,也就是剛剛所說的「together」。這個相似當然不是指能力的相似,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一個團隊需要不同技能的人,所以這方面應該不用再多做說明。這個相似,指的是基本的價值觀不能差太多。舉例來說:很多新創立的公司,為了存活、為了抓住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超時工作是常態。如果你是一個非常重視休閒的人,時間到了就下班,一下班就關手機。那不管其他的條件如何,至少在這個階段,你離開這個團隊,對大家可能都比較好。
接下來,就是了解每個人的差異,並都讓每個人都「achieves more」。比方說,團隊中追求高度的人,可能就適合負責拓展業務,為公司帶來成長;追求深度的人,則可以專注發展核心技術,為公司打下競爭力的基礎;追求寬度的,則可能是那個讓團隊凝聚在一起,走得可長可遠的人;追求溫度的人,則能提醒團隊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讓團隊在前進中不迷失方向。
結語
像上述這樣用「有點像又不太像」的方式組成的團隊,就有更高的機會,成為一個高績效的團隊了。所以如果你的團隊中有你看不太順眼,但是還能接受的團隊成員,說不定那正表示你的團隊處在一個剛剛好的狀況,是一件值得恭喜的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