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列印協會 / 陳昭舜 理事長
前言
新冠肺炎(COVID-19) 的爆發對全球製造業與供應鏈造成很大影響,但也凸顯了3D 列印因應變局的潛力,同時也加速了企業導入積層製造的意願。
各國3D 列印廠商對COVID-19 做出行動
新冠肺炎的爆發初期,各地工廠卻因疫情關係相繼停工,除了口罩供不應求外,也造成全世界第一線的醫療人員面臨防護用品、醫療資源供應不足的窘境。各國的3D 列印製造商為因應此狀況,利用3D 列印快速生產、客製化、在地化的特性,自主投入協助抗疫,補充醫護人員的醫療資源。陸續在各自官網上發布了防疫及醫療列印品,並且將口罩、面罩、零件等3D列印檔案放在官方網站上,讓有需要的單位可以下載使用。
隨著疫情的起伏,與疫情共存的生活日常也啟發3D列印品的商機。其中以光固化3D 列印技術製造鼻腔拭子最具代表性,使用的材料須符合醫療認證而且具有可凹折的韌性。3D 列印鼻腔拭子測試過程包括十個階段的機械測試、兩階段的吸收測試、生物/ 化學測試程序以確保鼻腔拭子可採集病毒RNA 顆粒,並且不干擾PCA/ 試劑,材料需要為FDA 器材醫療Class I等級,可以彎曲180 度而不斷裂。生產速度快,2 小時內可列印400 支鼻腔拭子以供應龐大的需求。
另外在臺灣也有許多實際應用案例,臺灣三維列印協會的許多成員,例如醫院透過3D 列印技術進行防護面罩開發,在第一時間藉由臨床人員使用回饋,即時進行設計改良,或以兩種常見的3D 列印製程,進行客製化呼吸器接頭的製作,無毒可降解PLA 聚乳酸材料,可以完全分解於環境中,感光樹酯為材料,列印具彈性可客製化軟硬度。
而臺灣專注於光固化3D 列印設備開發廠商,藉由產品大列印面積、高精細度及近百種多元材料的特點,將3D 列印導入防疫應用,似矽膠質感的客製化軟性口罩、精密細節紋理鼻腔測試棒,都能快速列印生產。
圖1:3D 列印鼻腔拭子、3D 列印口罩
圖2:3D 列印防護面罩、呼吸器接頭
結語
COVID-19 疫情的發生,迫使人們採用顛覆傳統、創新的方式解決問題。3D 列印可在地、即時生產,在這個艱難的時刻發揮了重要性,許多企業也更加快了數位化的腳步。即便在嚴峻的疫情下,根據市場調查報告,3D 列印機於2020 至2027 年間的市場複合增長率仍被評估為20% 以上。臺灣3D 列印成員們利用自身研發的產品,在全球防疫下不僅利用技術優勢,為產品打開應用的同時,也為人類防疫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