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CPRJ 中國塑料橡膠
前言
智能化是對傳統生產的一次升級與變革,有變革就有衝突與矛盾。在“智人智造”變革的推動下,人與人、人與機器、新舊流程之間的衝突與矛盾相伴而生。如何突破掣肘,破解矛盾,順利推進智能化,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的最終目標?本刊分別邀請了展泰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飛綠股份有限公司和寧波速普電子有限公司三家塑料加工企業就此分享了各自的經驗。
展泰聖:如何邁出智能製造的第一步?
展泰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展聖泰”)成立於2007 年,工廠位於台灣彰化,在塑料加工行業已有多年的豐富經驗,專業生產手工工具、家具配件、緊固件等產品。據展泰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宏麟介紹,展泰聖在成立初期就深刻意識到自動化生產設備與軟件管理系統應用的重要性,早在2007 年公司成立之初,展泰聖就引進了EPR 系統,並於2013 年開始著手引入自動化的生產設備。
2016 展泰聖還導入了iPlast 4.0 生產管理系統,隨後開始使用QR code 倉庫管理系統,這些系統的使用極大
的提高了生產效率。憑藉自動化產線與各管理系統之間的無縫整合,展泰聖得以在行業快速變革的時期不斷提升著公司的軟硬實力。
林宏麟表示,展泰聖在導入自動化管理系統和革新自動化生產線的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如何讓員工學習並接受新的工藝和操作方法,並熟練的運用到生產中去,一度成為推進生產管理系統過程中最大的困難。迎難而上的展泰聖,通過內部的多次員工培訓和調度,不斷加強工作人員的的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最終使得人員配備和設備之間得到了有效結合,保證了生產效率的提升。
在林宏麟看來,再先進的自動化設備還是需要人員來進行管理和維護,所以把員工的培訓落實到位,不斷提升操作水平,才能和設備一起實現生產效益最大化。正是認識到了員工和設備的微妙關係,林宏麟也透露了未來將會展開更多的員工教育訓練課程。
飛綠股份:智能“攪局”夯實四步發展路線飛綠股份有限公司(FREE-FREE Industrial Corp)(以下簡稱“飛綠股份”)於1985 年成立於台灣地區,33 年來經過多次轉型,從專業亞克力密封罐製造廠暨出口商,逐步轉型為自行設計研發、製造及銷售一體化的企業。 2016 年起,為深化製造能力與產品開發一貫作業能力,飛綠股份與智人智造創新中心、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開合作,培訓工程團隊,並導入新一代自動化產線。
圖1:飛綠股份:智能“攪局”夯實四步發展路線圖2:智能化是對傳統生產的一次升級與變革
飛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室專案助理林振達表示,2016 年飛綠股份意識到行業將迎來一波工業革新,便確立了以智能製造為前瞻,逐步落實“穩定設備、標準工藝、精益生產、智能製造”等四步發展路線。目前在新一代的產線中,飛綠股份已經完成了前兩項工作,並著手規劃精益生產與智能製造系統,計劃在下一階段的改善中逐步實踐。
在推進“智能製造”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和智能設備的關係,往往會有一個磨合期。在人員和設備協同方面,飛綠給出了最優解:“現階段可以把涉及到執行和查核的事情交由機器來做;規劃和行動方面的事宜由各種系統工具來輔助工作人員進行,這樣結合起來,優勢互補,更有效率。”
速普電子:智能製造是必鬚麵對的課題寧波速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普電子”)成立於1999 年,現有慈溪廠區、杭州灣廠區兩大生產基地,擁有連接器、指令開關、精密模具、定制部件四大業務版塊。速普電子於2014 年從信息化、加工自動化等方面開始啟動智能製造的前期工作,之後不斷加快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智能製造、現代管理方面的應用,2016 年被評為浙江省“兩化融合”示範試點企業。
速普電子在推進智能製造的這條路上走得非常堅決。速普電子總經理盧迪表示,無論企業規模大小,要保持持續健康的發展,智能製造是必鬚麵對的課題。只不過規模小一點,佈局實施小而精;規模大一點,功能設施大而全。未來市場變化大,少量多樣、快速交付、高質量的追求將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因此當下就要為這種改變做準備。
盧迪表示,從未來數字化工廠的實現來看,注塑加工的精益化要求很高,同時可挖掘的成效也是最大的。注塑加工是速普電子整個工廠製造的工序之一,如果能實現注塑加工智能製造,對於提升企業競爭力非常有幫助。速普電子目前已經開始在行動了,這也可以說是速普未來的一個機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