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通過結合各種新技術和新思維方式,將供應鏈從一種不可避免的麻煩變成了關鍵的戰略優勢。
在過去,要獲得並共用物體的即時資料和當前狀態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只能依賴一系列權宜之計來解決。這一點在供應鏈中最為突出。“那批關鍵貨物到哪兒了?很有可能堵在半路上,或由於海嘯在海上耽擱了,或由於訂單處理人員工作負擔過重而遭到擱置……”當然,我們會提出“適時”重新供應,不過最多也只能接近“及時”。
借助物聯網,所有需要瞭解單個部件和整個供應鏈的即時資料的人都可以即時共用這些資料。有了區塊鏈技術對系統進行整合和保護,以及3D 列印和納米技術等新型生產方式,企業精密度及整合度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的收入來源更是如此。
一切變革開始於給所有物料精密地貼標籤。物聯網得名于麻省理工學院在1999 年開始的項目,其核心在於引入RFID 標籤,這些標籤至今仍是物聯網的核心。如今,RFID 標籤上的感測器越來越普遍,發貨人和客戶不僅能夠知道貨物的方位,也能瞭解其狀態:是否曾暴露於日光下?是否在過熱或過冷的環境下(大約三分之一的食品因在運輸途中因過熱而變質)?集裝箱是否有過損壞?聯邦快遞還利用Sensaware 標籤跟蹤、報告以上變數,從而獲得了新的收入來源。丹麥承運商馬士基利用物聯網對海上的30 萬台“冷藏集裝箱”的狀態進行跟蹤,並最終希望利用該系統對集裝箱進行預見性維護。
物聯網供應鏈的一個顯著優勢在於其採用機器對機器(M2M)方式,實現採購自動化。凱普華的John Harrington 表示:“通常情況下,供應鏈基於ERP 系統——可以對消費和生產情況進行最優預估。但我們要看的不是計畫生產、消費多少,而是目前正在生產、消費多少。”
精確又一次打敗了預估
過去的文化是通過積累資料獲得戰略優勢,對於習慣于這種文化的人來說,通過上述新技術實現貨物精確定位會迫使他們改進自己的觀念。在物聯網時代,優勢則並非來源於資料積累,而是來源於資料共用。
例如,如果知悉貨物的精確位置,就可以提出有創意的解決方案,運輸部門可以結合位置資料以及天氣和交通資料,提前規劃運輸路線,避免交通擁堵。
最精確的供應鏈結合了物聯網與區塊鏈,而區塊鏈則是資料和共用融合的又一大例證。區塊鏈原本是基於比特幣的一種技術,卻突然也在金融和醫療等眾多其他領域顯露極大的重要性。因為現今公眾安全意識越來越強,經濟的關聯性越來越深,而這項技術與這些需求完美契合。
區塊鏈是一個巨大的“悖論”:之所以安全,恰恰是因為共用,沒有人對其進行控制。過去,一本複雜交易或事件序列的帳本之所以安全,是因為該帳本受到某個人或銀行之類的可信仲介獨家託管。如今,冗長的資料序列被分割為多個部分——或區塊,用32 位“雜湊”碼加密,存儲在不同的電腦上。這一序列的各個部分稱為區塊,組合成為區塊鏈。資料一旦輸入,只有在所有區塊持有者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更改。
對於資料篡改或偷竊,這是萬無一失的保護機制。
區塊鏈與物聯網結合後,不僅能確保知悉貨物的內容、位置和時間,還能夠創造新的企業營收。有位經營雜貨店的朋友告訴我說,現在部分有機食品的標籤裡包含培育該食品的農場名稱。John West 在金槍魚罐頭上打上代碼,讓顧客可以追溯金槍魚的來源,具體到漁夫,從而使銷售額增長1700 萬英鎊。新的物聯網供應鏈實現了“預見性維護”,也就是通過獲取產品即時狀態的海量資料在潛在運行問題爆發前發現這些問題,在設備下一次處於空閒時更換這些零件。
如果沒有現成的備用零件,預見性維護創造的機會就失去了意義。隨著納米技術和3D 列印等新的產品設計和生產技術的出現,向物聯網供應鏈的轉型將會加速。這兩項技術均能實現精確性:一點一滴建立項目,或給項目做加法,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給項目做粗糙、昂貴而又耗時的減法。
在一款車型停產後,汽車廠商還要儲存其零件長達10 年。如果感測器在汽車行使途中檢測到潛在問題,在幾分鐘內,數位設計圖將從終端使用者處下載至UPS 集散中心的3D 印表機,所需零件在一小時內即會被送至維修車間。這樣,客戶能提早拿到零件(而且,根據零件實際使用情況的物聯網資料,還能在原設計基礎上改善、升級該零件),汽車廠商也不需要維持龐大的零件倉庫,來儲存那些可能永遠都用不上的零件。
向集成式物聯網供應鏈轉型甚至還能產生潛在的環境效益。由於人們對資源枯竭和廢物處理深感擔憂,“迴圈供應鏈”的新風潮隨之出現。在這種供應鏈中,產品或者可以持續更新和升級,或者在到達使用壽命後,需要對零部件加以回收和融化處理,用來製造新的零部件。物聯網供應鏈將空前精確,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更廉價、更快速,品質更高。W. David Stephenson 就職於Stephenson Strategies,是物聯網領域的思想領袖和諮詢師。在非公司類物聯網博客中,他的博客在穀歌排名前列。馬上註冊LiveWorx,聽他講述ThingWorx:變革性管理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