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大學 多功能材料製造實驗室 / 蔡榮庭 助理教授 & Muhtadin 博士生
引言
從大專校院資訊公開平台(https://udb.moe.edu.tw/udata/)可以完整查到各學校的註冊率。以台灣科技大學為例,112學年度博士班實際註冊人數為104人,其中境外(外籍)學生多達74人。這意味著,來讀博士班的學生幾乎都是國際學生。高等教育資源投入於每位博士班學生的程度不可言喻,或許外籍生來台讀博士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未來亦可能延續。
然而,最重要的是,當他們取得學位後,是否能持續在台灣協助產業成長?又或是這些畢業生回國後對台灣產業會帶來何種影響?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課題。我們應更深入了解這些外籍生遠渡來台的動機,這或許對我們未來的人才儲備會有極大的幫助。
接下來的內容是一位來自印尼的博士生對其來台求學的心得與經驗分享。
遠赴台灣留學:選擇的動機與願景
我叫Muhtadin,來自印尼的一個小城市。對於像印尼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教育是未來發展和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徑。因此,我非常努力地爭取在國外,尤其是台灣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台灣在學術價值方面享有很高的聲譽,擁有完善的教學資源,特別是在工程技術領域。台灣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供應商之一,也使我更加堅信這是我的理想選擇。印尼與台灣在農業、貿易及教育方面關係密切,每年台灣為印尼學生提供眾多獎學金,這大大增加了在台灣追求高等教育的機會。
在台灣的求學旅程中,我不僅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技能,還有機會體驗台灣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這段經歷非常寶貴,不僅豐富了我的學術背景,也拓展了我的國際視野。我相信,這段經歷將對我未來的職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2020年,我開始了在台灣的教育之旅,當時是為了攻讀碩士學位。在台灣生活的兩年間,我體驗到了卓越的教育體系和先進的學術設施。在碩士學習期間,我有幸與頂尖研究人員合作,參與了一些突破性的項目。這段經歷使我獲得了大學提供的全額獎學金,免除了學費並提供了每月的生活津貼,使我能夠專注於學業。
這些經歷激勵我繼續在台灣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進一步提升我的機械工程專業知識。我同樣獲得了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這對生活在台北的我而言幫助很大。除了教育上的優勢外,台灣的生活環境安全且文化友好,使我感受到台灣對外國人的友善、熱情和尊重。
台科大的研究動態與學術合作
談到我的博士之旅,希望這個決定能為我帶來扎實的教育、更好的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在第一年的學習中,我完成了所有必修課程,這讓我對材料科學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我也參觀了位於台南的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並藉此機會深入了解積層製造在實際應用中的情況,這與我的研究興趣密切相關。
蔡榮庭教授是我的學術指導老師,在教授的指導下,我參與了「多功能材料製造」實驗室的工作。教授時常鼓勵我們追求自我學習與成長,他曾說過一句深深烙印在我心裡的話「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往往來自於自己。」我非常自豪能成為他的學生。
近期,我參與了三項台科大的國際合作項目,分別是與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TUB)、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IIT)、華沙理工大學(WUT)的合作。此外,我目前正為一些出版物和國際會議準備研究,這些工作包括實驗設置和模擬,旨在進一步推進我的學術研究。
在暑假期間,我參加了許多學術活動。例如,我參加了由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的Mario Guagliano教授講授的暑期課程。Guagliano教授的研究專長包括機械處理在積層製造材料和金屬及聚合物零件表面紋理處理中的應用、冷噴塗表面塗層、修復和積層製造,擁有超過30年的經驗。他曾擔任歐盟資助的研究項目的協調員,並負責多項國家級項目及與私人和公共企業的合同研究。
通過這次短期課程,我們不僅獲得了寶貴的知識,還受到了老師專業精神的激勵。作為機械工程的學生,能夠接觸到這些資源是非常珍貴的。
台灣的人文及文化對外國人的包容
大部分時間我都在實驗室度過,我非常感激有一群支持我的實驗室成員,他們讓我更有效率地完成研究。我們常分享彼此的經歷,無論是研究還是生活方面,大家互相幫助,這讓我更加享受在實驗室的工作和學習。
此外,我也充分利用在這個美麗的福爾摩沙小島上的優勢,偶爾會去一些旅遊景點放鬆心情。在台北附近,我曾經去過淡水區、福隆海水浴場,以及色彩斑斕的基隆港。冬天時,我常常去台北的陽明山國家公園欣賞雪景。對於身為印尼人的我來說,這是第一次見到和觸摸到雪,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在台灣生活,我感受到宗教自由的保障,因為社區對多元文化充滿尊重。此外,當地也為穆斯林提供了宗教活動所需的設施和社區支持,因此,我感到非常平靜和安全。
總結來說,求學於台灣,尤其是在台灣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鼓勵我拓展學術資源的視野,跟隨最新的知識和技術。這大大增強了我回國後擁有美好未來的信心。這裡的人、文化、自然和環境讓我感到非常舒適。